“憨憨行为”上热搜?带你领略背后的南师美院日常!
前不久直冲微博热搜榜第25位、
引发了6900多万关注度的校园热点话题#憨憨行为大赏#
竟出现了南师人和南师雕塑的身影
( 事发前完好的雕塑 )
美院的这群雕塑
似乎早已融入了南师人的日常生活:
早晨一边穿过原美楼旁的小路
赶着学明学正楼早八点的课
一边默默瞥上几眼草丛间的木雕石刻算是问好
中午再次穿过这条弥漫着艺术气息的小路
向那几位“货郎先生”前面
摆着的的小绿植投去关注目光
( 原美楼旁的绿植自助贩卖摊 )
南师美院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印象中美院总是会有各种心灵手巧或画笔翻飞的艺术大神。今天,就让官微菌带你走近美院那些为艺术从一而终的幕后英雄,领略一下他们的小日常吧~
为了了解这群“陶土大师”的具体工作,官微菌特地前往原美楼一楼的陶艺工作室一探究竟。
陶艺作品开始制作之前需要花大约两周时间制定设计思路,做试片、做小稿,制作的过程一般大约要花上4-6周,这主要是由作品的大小决定。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裂了,大小比例不合适了,老师就会指出学生犯的一些错误,也会给出一些技法上的建议。做陶艺有很多手法,可以拉坯机来拉,也可以借助刻画工具来手工捏。陶艺作品的模型制作出来以后,需要花2周左右风干,之后需要将陶艺制品放入电窑中进行釉烧。
( 用电窑进行釉烧 )
釉烧的过程可不简单,需要分两个阶段。第一次烧需要将温度保持在600度左右,使之变成素坯,这是一种介于泥土和陶瓷之间的状态,素坯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但又不像泥巴一样脆。之后进行上釉,再将温度调高至1200度以上进行第二次釉烧。这样一个作品才算烧制完成。
(16级陶艺专业王金灿同学及其陶艺作品)
王金灿同学介绍说陶艺班同学不仅能在学校工作室进行自由创作,还有机会去江宁区体验传统木质烧窑。不同于以往采用电力和煤气的烧窑方法,这种工艺是采用烧木质材料来提供烧窑所需的高温。“当时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忙着投掷木头以控制烧制温度,虽说挺累的,但还是感觉很有意思。”用这种烧制方法制作出来的作品明显区别于平日里用常规方法烧制的陶器,这些作品有着更加淳朴的质感。这种传统制法一般只有50%的成功率,过程中陶器极有可能会碎裂,所以开窑的那一刻大家都非常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神奇的黏土受到了木质香气的熏染,再加上同学们内心的隐隐期待,使得这批陶艺制品更加温厚淳朴而非给人以冷硬感。
王金灿同学说:“其实一开始也是因为专业分流才选到了陶艺专业,但是在一点点接触中慢慢喜欢上了陶艺,会觉得比较有意思。”
另一位受访的张燕同学说:“只要没烧坏,我就很满意了。陶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老师平时经常告诫我们一定要多看书看展。陶艺也很自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学到的新东西,都可以在工作室里面尝试一下。比如我有的同学想知道树脂和玻璃和在一起会是什么效果,现在就在里面尝试这样各种材料的应用。”
原美楼一楼基本都是陶艺班同学们的教室和工作室,走廊内还陈列了很多老师的作品和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的作品。
(走廊中陈列的陶艺作品)
走进原美楼二楼这间不大的油画教室,首先闯进视野的是凌乱分布的十几个纯木画架和铁质坐凳,半开的窗,溅有油画颜料的洗手池,涂满各色颜料的调色板,还有画架上正在风干的一幅幅人像画半成品。
五月一个微醺的午后,官微菌就这样轻轻闯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将内心的惊奇和欣喜诉与满教室的层叠光影。
(油画教室内的洗手池)
油画专业课是以作画为主,一般要求在一到两周之内完成一幅作品。专业课上会开展临摹和写生的练习,临摹一般是模仿大师的作品,学校也会雇佣模特供学生写生。大一油画专业的陈鸿瑜同学介绍说,高中时老师会讲解绘画步骤,讲解各种画派的风格,但是大学老师不会限制学生思维去讲解具体步骤。大学老师通常会选择鼓励多元化的绘画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
美院的油画专业课分为素描课、油画风景课、油画人像课。当然了,也会有艺术方面的理论课,如色彩学、美术史、透视学、解剖学等等。
长达一上午的油画专业课如果一直作画未免会疲惫,临摹课会有中途休息的时间,学生可以离开教室在外面走动休息,甚至可以下楼到原美堂买些小零食、逗会儿慵懒猫咪再上楼继续作画。美院整体上会给人比较自由的感觉,学生上课期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因为每次作画之前就会定好思路,所以同学间的轻声交流也不会给绘画者带来很大干扰。
( 油画班同学们的作品 )
连续一周甚至一个月都盯着同一幅画难免会产生一些“啊,这幅画我一点都不想画了”的感觉,当陈鸿瑜发现画面效果越来越差,就会选择立即停笔,休息并调整状态后再继续作画,如果感觉实在画不下去了他就会转换思路、重新作画。
(18级油画专业陈鸿瑜同学)
油画风景课一般是去外面写生,这学期陈同学班上去了安徽查济古村。提到查济写生的经历,陈鸿瑜笑着和我们分享道:“那天风真的很大,因为没有带固定画架的东西,在画画的时候画架直接被风吹倒在我身上。好多同学都被糊了满脸的颜料,却还是嘲笑着对方的大花脸。画作毁于大风,大家就只能认命般地低头重新开始作画。”不过陈同学也补充道,很多时候其实油画的画面糊掉了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一个个意外的小惊喜。
(陈同学的素描作品)
对于美术生来说,课表上安排的专业课绘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同学会选择在专业课以外的时间到油画教室来画画,或者是自己带着绘画箱到外面写实,也会经常在宿舍进行素描和速写方面的练习。美术其实是很考验个人想法的,特别是抽象艺术。若是闲暇时突然冒出一些新颖的想法,陈鸿瑜会立即把这些想法以速写的形式记录下来。
(陈鸿瑜同学的速写)
整日作画不免有懈怠和厌倦的时候,对此,陈同学很感谢妈妈对自己支持和严格要求,也很感谢当初那个执著地画画、最终选择南师大这个温暖大家庭的自己。
走进原美楼三楼,首先吸引官微君的便是走廊玻璃展柜里一幅又一幅的名画复制品。错落有致的教室外散落着一些等待装裱的绘画成品,阳光透过窗,所有的山水熠熠生辉。
美院的国画课程安排井然有序,大概分为工笔花鸟,写意花鸟,青绿山水,写意山水,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六个大的课程,中间还会穿插一些素描书法训练和写生活动。这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的绘画课,一个课程一般是一个多月,除了第一节课老师讲一些绘画知识和课程要求,示范步骤之后,主要就是自己在画。一开始的课程大多是以临摹古画为主,老师在绘画中都会给予建议。后面就涉及一些写生创作,多参考一些大师作品逐渐融入自己想法来进行绘画,中间也会不断和老师同学沟通学习。
来自15级国画班的蔡吉慧同学说:“有的老师为了训练同学们的素养,会建议我们焚香听古琴来画画,但我更多的还是喜欢听歌和相声。”相机和手机备忘录经常是蔡吉慧同学记录灵感的工具。除了国画,她也会画一些水彩,同时也会学习古琴,此外还非常喜欢摄影和手工艺。“不赶稿的时候画画还是非常轻松开心的,坐下去一画一上午就感觉很安逸。”
非上课时间一般下午和晚上画室一直都有人,同学们一般都会自我拓展,画一些课程外的东西,或者练习书法来加强基础。大四下学期每学年都会有写生活动,一般有一两周的时间,去过安徽黄山,浙江温州,还有西北敦煌,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文地貌景观,增加了阅历,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绘画技巧。
根据材料的不同,雕塑作品分为木雕、石雕、泥塑等等,而材料的选择则是要看作品传达的思想和感觉。比如要表现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形象,最好就采用木雕的形式,用木质材料自身的纹理和裂缝来表现老妇人皮肤上的褶皱和龟裂,借此表现其苍老之感。整个雕塑的完成需要经历查资料、画稿、做小稿、做大稿、翻模、上色这几个主要过程。
(16级雕塑专业窦昊同学)
今年大三的窦昊同学已经是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多件作品都曾入选省级和国家级的雕塑作品展,其雕塑作品《初雪》入选了“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作品展,并且被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当自己的作品在雕塑展上和其他江苏省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时,通过对比我也能从中学到不少。”
《依偎》
(窦昊同学的雕塑作品)
窦昊同学还向我们介绍了他参加吉林冰雪节邀请展的经历。当时专业工具没有买全,冰雕用到电锯和刻刀直到比赛结束才运到,于是窦昊和另外几个同学就只好找主办方借了两把做雪雕的铲子。每天到饭点的时候,团队四个人就分工合作,两个人继续做雪雕,另外两个人就抓紧时间去打饭。
“雕塑让我学会了很多。之前我是个性子比较急的人,开始做雕塑之后就耐心了很多,做事之前大脑也会先过滤一下,会去思考。”
被美院学生们称为“大厅”的这间雕塑工作室一共有两层,一楼是工作区,二楼是展台及休息室。走进“大厅”,迎面扑来的是一阵木屑和铁皮混杂的气味,交织着电锯尖锐的声响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周六八点多的夜晚,这间雕塑工作室里的同学们依旧匆忙。
罗家健同学正在做的是根据敦煌壁画改编的木雕作品,他尝试着用现代的雕塑艺术去表现传统佛教造像。电锯、纱质手套、护目镜,黄色灯光下他的额角有汗珠微亮。
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潘德用了一个多月才制成上图这个铁皮奔马形象的雕塑作品。这幅作品是他用铁皮一块一块敲出形状再用电焊拼接起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专注度。而另外这幅用圆形金属垫片焊接而成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位阴柔的女子形象。问及作品的灵感,潘德向我们介绍说:“看到圆形垫片我就联想到圆圆的月亮,而月亮给人的就是一种阴柔感,这也比较符合女子给人的感觉。”
在大厅一楼的一角,官微菌还发现了几位正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大四同学。坐在小板凳上的她们佝偻着身子,正在给翻完模的泥塑作品填充表面的沟壑,之后陆续还要经历砂纸打磨和上色等步骤,一幅完整的作品才算完成。小心翼翼地填补,认认真真地打磨,是为了给大学四年一个最完美的答复。
在原美楼一楼的入口处,进门左手边是眼眸深邃的大卫,右手边是小巧玲珑的盆栽。艺术与生活似乎早已交织相融在每一个美院人的心里,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蜕变,最后成为自己的“超级英雄”。
来自官微菌的一则小贴士:
同学们走路时不要做“低头族”哦!
要随时关注前方路况,记得小心慢行~
还有不要随便触碰路旁的美院作品哦!
爱护公物,我们可以!
往期回顾
文案| 金秋婷 申浩言
图片| 臣昕月 肖悦 陈家驹 王钰雯
部分图片来自公众号“南师美院”、受访同学
编辑| 曾庆玲
感谢受访的陈鸿瑜同学、王金灿同学、窦昊同学、
张燕同学、蔡吉慧同学以及其他美院同学